新生儿破伤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关于地理学习的几个常见误区
TUhjnbcbe - 2020/6/4 18:03:00

随着全国中考和高考改革的全面铺开,地理学科终于迎来了与其他初高中基础学科相同的重视,不论是对于地理这门学科而言,还是对广大学生而言,都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情。

我虽然是一名地理老师,但我并不想过分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基础学科的存在,都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久以来,大家在面对地理的时候常见的几个误区却是需要说明白的。

误区一: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地理学科在高考之前恶补三四个月时间足矣!

学生把学习寄希望于捷径和窍门,殊不知学习本身就是循序渐进式的,窍门只存在于一定的量变积累之上。现在的中国是一个讲求效率的国家。提高效率本身并没有错,可是在中国,效率的提高往往是以牺牲质量换来的。而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不自然的也会沾染这些浮躁的风气。

说起来都难免哑然失笑,如果真的那么简单,那些毕生研究教育的专家岂不是傻子或者神经病,三四个月的课程为什么还要拖着学三年。可悲的是,这种不用想都知道是错误的观点却一直在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和家长。的确,中国的教育存在知识学习的重复现象,但是也不是只靠三四个月的学习就能考上大学的。

误区二:初中地理知识简单,随便学一学、背一背就可以考试了。

地理的学习,最注重的是两项能力,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很多家长和孩子认为,地理是靠背诵记忆提高成绩的。的确,地理需要记忆,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于记忆,因为地理中还有很多需要理解和分析的内容。所以必须要学会看地图,学会在头脑中建立地球的三维模型,才能真正学好地理。而在初中阶段,正是孩子构建这种地理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关键阶段。所以如果将来想从事与地理相关的专业,初中就一定要重视地理。

以前北京的学生初中没有地理课的考察,所以很多学生上高一时连基本的地理常识都没有,更有甚者,拿着一份中国地图问我东北在那里。每一次面对这种学生,我都感到非常无奈,但愿今后类似的情形会越来越少。

大学时,院系的一位领导在给我们演讲时曾经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必须包括这样几门科目:语文——一个国家的文化与语言的传承;数学——作为生活所必须的基本工具;历史——关系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地理——对国家山川风物的了解和自豪。虽然有点王婆卖瓜的味道,但是不无道理。当今世界各国无论大小无不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认知,而我们作为“文明古国”就更应该重视传统,树立对核心文化的认知。一个民族能够区别与其他民族,是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引以为豪,进而将其发扬光大。

误区三:参加游学,或者出去旅游就能增长见识,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学习。

游学和旅游确实能让孩子开阔眼界,俗语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地理的学习中也尤为重要,但是现在的很多游学和旅游往往变成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学习。因为在今天的中学教育中,很多学生(不只是大城市的学生,包括中小城市的学生,甚至是农村的学生)对于劳动,对于中西部地区,对于农业生产,已经非常陌生。而这些不是仅仅靠旅游,靠出去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就能增长相关的地理知识的。

真正的游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且要想体验真正的风土人情,不是去旅游景点,而是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与老乡谈天说地,亲身感受劳动的快乐,才能真正让孩子成长。

地理的学习和所有的学习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积累地理知识,学会地理学习方法,才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不二法门。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地理学习的几个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