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刚生下来,成为不会思考的婴儿,还没有分别心。这时候无善无恶,无喜无悲,无想无不想,他的思想、行为、举止和天地自然是一致的、相协调的。此时,因为不惧、所以虎狼不伤其身,道家称为赤子,是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级的境界。
但人总是要接触社会的,不接触社会,就不是一个个性的人。但只要接触社会,就会产生分别心。就会产生不同的执著,不同的执著就产生了不同的自我。比如,婴儿就是一块白布,但如果总不画点画,就不那么精彩。但怎么画得协调、画得美是一个问题。但如何画得美、画得协调?学前和小学教育是关键。
这块白布,一般来讲,第一笔是家长画的,第二笔是老师画的。这两笔就开始画出了孩子的分别心。
分别心之一:孩子学习是为了让家长高兴。如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教孩子1+1等于几,孩子答等于2,家长会给孩子一个笑脸、一个亲吻,孩子受到了鼓励,还想继续得到父母的笑脸和爱抚,所以会学习。也可以说为了讨家长的欢心而学习。
初期所以的孩子基本都是这样学的,但后来如果引导不当,孩子会产生“妈妈,我给你考了90分”,“好,我给你好好学”等,孩子的学习,成了给你学了。
分别心之二:为老师而学习。有些孩子讲,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要好好学,由此某一门课学得比较好。因为喜欢而学,从本质上讲是讨老师的欢心。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是,孩子一上学就开始听老师的了,不怎么听家长的了。虽然老师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但和讨家长欢心是很相似的。
分别心之三:在压力下学习。家长说,你必须学习,不学不行,拿着小鞭在后面抽着呢。不学习就吵、就批评,我们常见的就有:学习不好你长大就是要饭吃的,是老傻子啊。总之学习不好那以后就没法过了,等等。压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的逼迫,一种是暴力的逼迫。语言也是软暴力,实际上就是强迫学习。以前叫“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在“孝”也不要了,叫棍棒之下出学子。
分别心之四:为利益而学。有些家长常许诺孩子,好好学吧,这次考好了给你买个礼物,考好了带你旅游,以奖励引导孩子学。这个习惯形成了之后,孩子也可能存有这样的想法:上次你没带我玩,所以我这次不学了。成为了利益的分别心。
分别心之五:为高下攀比而学。孩子因为在班上受表扬批评的不同,有了高下的分别心。而老师适时加以引导:谁学习好光荣,学习不好耻辱。促进全班都想好好学,不甘人下,都想高高在上,都想鄙视其他的人,所以在一个团体内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而这种争先的念头也是需要引导的。
分别心之六:*气心。也家长讲起来的,比如家长讲,人家能学习好,你为啥学习不好?人家能考一百分,你为啥不能考一百分?想激起孩子的志气,有的能激起来,但也有的没有激好,而激起了对家长的怒气~~我学不会不学了,你看着办吧;激起了自卑~~我就罐子破摔了。虽说曾国藩讲大凡天下成事者,或压或逼者各占其半。但这一招也是险招。
等等。
家长和老师都有七情六欲,所以按照自己的分别心来教育孩子,所以孩子就有各种分别心,这各种分别心,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性格,最终成就了各种各样的人。分别心大的人,性格不容易太完整,有时候终其一生在修改自己的性格,但或不可得。所以我以前也提到过,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童年买单。
这个道理也可同时解释,为什么很多学习好同学,成年后有很多怪癖,没有大的成功。而个别学习差的,因为从小分别心少,所以分析判断事物倒很客观,人格很完整,反而成为老板、将领。
如何在学前、小学时减少分别心?
怎么办好呢?我想用应按照《中庸》的几句话来教育:一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二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简而言之,要根据孩子的天生的性格来教导,这个教导的过程,就“教育”。所以要研究孩子的性格,根据性格的不同进行引导。注意要引导,而不是强加给孩子。
这个引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就是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学。父母读书、父母敬业引导孩子读书、孩子敬业,这是最好的方式。率(孩子其)性、引导孩子学习,用自然方式学习,才能减少分别心,只留一个本心。
再一个,其实以上所有可能引起孩子分别心的五、六种方式,其实也都可以用,但是一定用要适度。只用一种会造成孩子性格的不完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几种方式,该用那种用那种,但要“皆中节”,才能“和”,才不会造成孩子偏斜的性格。
所以各位家长,自己要热爱学习,带动小孩子从小养成学习的习惯,小孩子就有学习的命了。这个学习是无分别心率性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才会形成孩子完整的性格,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