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羊皮筏子上的男接生婆记野麻村老赤脚大
TUhjnbcbe - 2025/1/3 19:07:00

一、一代赤脚大夫名入地方史册

1.黄河深谷里的奇人。今天,笔者要给大家推介一位行医50多年的乡村老赤脚大夫高振远先生。

赤脚大夫的红十字药箱

诗曰:河边问船夫,奇人何所居?只在此山中,云深鸟知处……是啊,外来人似乎一下子很难找到高振远和他的小小诊所,其实,诊所就设在他简陋之极的家中……这一切,只有鸟雀能够准确地知道,鸟雀在河边一路叽叽喳喳会给你带路,引导你及时找到这位看似普通之极,实际却绝不平凡的乡村赤脚大夫——高振远。

高振远,在野麻村这极端偏僻的一隅,埋头干了一辈子,其终生就一个职业,即赤脚大夫。他与村子的猫狗、鸟雀们早成了要好的朋友,它们都认识他,熟知他!

高振远,这个名字不俗,且很响亮。有志存高远,远走高飞,周游世界的意蕴在其中。可惜,他一辈子都未走出家乡的小村子……高振远,这名字,同时,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大唐诗人虞世南的那首著名的《蝉》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黄河红山峡谷野麻村(路彩琴提供)

的确,似乎印证了最近网络流行的一句名言:万万千千的平凡,积淀起一个伟大……高振远在家乡一生的平凡坚守,最终成就了他的功业和名誉,赢得了人们的尊崇,以及在地方史中应有的一席位置。

之前,高振远先生一生默默无闻,一生默默奉献,他的名字和事迹被黄河大峡谷雄浑严实的山门深锁着,世人因之罕知之。可是,是金子,终会发光的……有他所创造的那么多令人惊叹不已的行医奇迹做垫脚石,以及半个世纪大山深处行医岗位坚守的执着,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高度,使得他一夜间声名远播,名垂地方史册,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喽。

其实,在野麻村的民间,在众多被救命和受益者的口中,老赤脚大夫高振远的神话故事一直在流传着……近年,随着人们渐渐走出大山,在城里落脚,他的事迹开始在村子之外的天地,以及城市里传播开来,渐渐为世人所闻、所知……

2.赤脚大夫时代的缩影和印记。赤脚大夫,早成为历史了。现代人,尤其是小青年,他们一定会对这个名词颇感好奇,甚至不解!大夫,难道还有“赤脚”与“穿鞋”之分?他们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所以,将此推介给他们,让他们了解特定时代的特定事物,是有必要,也是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赤脚大夫就是编制以外的村医,每村都有一个,或两个,类似于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在国家公办教师的编制之外,只挣生产队或大队的工分,而不挣国家工资。赤脚大夫亦然……民办教师后来基本都转成公办教师了,而赤脚大夫却无一人转成有国家编制的正式医生。因为,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近三五年,才有了政策,给曾经的赤脚大夫们每月发生活补贴元左右……千千万万的农村赤脚大夫,他们曾经都是一方天地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神,他们为祖国和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理应赢得世人的尊敬。今天这篇文章,应该是对他们的一次集中缅怀和纪念……

很显然,一个时代的一个行业,往往有典型的代表人物,这样的人物就是一个群体的代言人。同时,这样的人物也成为历史的一座丰碑了,永远地矗立于国史,或地方史册中,供后世人默默地瞻仰、品味……年青一代人只需盯住这样的关键人物,深入进行一番剖析、探索,往往就会窥一斑而知全豹,对历史上某一行业的存在状况,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有一个比较通透的了解。

高振远先生正是这样的人。作为一名至今仍健在的老赤脚大夫,加之他身上所发生的奇迹、神话般的行医故事,他应该是陇中一带上世纪60、70、80、90年代乡村赤脚大夫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故事是解放初、文革和改革开放等几个时代,乡村赤脚大夫这个行业的浓重缩影。

高振远先生的典型代表意义,不仅是靖远、平川的,更是整个白银的,乃至甘肃全省的……

赤脚医生证

二、笔者惊呼:高佛爷

1.初见高振远。立冬前的某周日,在老作家黄兆文先生的引荐下,笔者拜访了高振远老先生。高振远现居平川区润景园小区,在这里安静养老。一楼的居室,前后都有一个小花园。感觉颇温馨可人。

此刻,又有夕阳的余晖,不可拒绝地挤进屋子,年逾八旬的高振远老先生沐浴在这辉光中,使得坐在沙发中的他浑身透出几许神佛的气象……高老先生相貌原本显得魁伟、高古、奇异,脸颊充满仁慈、祥和之色,尤其两道寿眉修长半尺,甚是罕见。加之身体敦实、壮硕。这种形象不由得使人眼光一亮,内心惊呼:奇人!高人啊……当访谈进行到阑深状态,笔者进一步洞悉了他那近乎神话的行医故事,曾在村医岗位上活人无数……笔者顿时为之折服,并连呼:高佛爷,高佛爷……

高振远先生时年81岁

总之,高振远先生很佛系的相貌,加之50多年的行医经历,给人的强烈印象,就是他是那种与佛结缘很深的人,似乎是,他本身就是佛陀的化身……他曾是一方偏僻山村村民们的保护神,又曾救活那么多濒危的病人,其功德无量啊……

2.求学历程。高振远,生于年,属龙相。世居黄河深谷处的野麻村。解放前后,上小学,地点是在三滩的朝阳小学。寄居于亲戚姨姨家。那时缺衣少食,生活困难,放学回家,高振远每每帮亲戚挑苦菜、采榆钱,聊充饭吃。后在靖远师范上学一年,随之又在靖远一中读完初中。高振远记得当时靖远一中的校长是侯宗周。年,高振远考入位于武威黄羊镇的黄河水利学校,算是一所正规的中专学校。年,学校突然停办、解散,就学刚刚一年的高振远,遂肄业回家。

为何好端端的黄河水利学校会停办呢?原来这所中专学校是苏联人主办的。据说,苏方在此大力培养人才,目的是想将黄河水有朝一日引入苏联远东的西伯利亚……中苏交恶,苏联人停止办学,撒腿走人……当时,政府对水利学校的学子也未做别的安排,于是,大家都打道回府,回归家乡。

3.从医经历。有黄河水利学校肄业这顶光环,高振远算是村子里顶尖的秀才喽。人才不能废弃啊,遂被聘为村学老师。高振远先后在大营水村、黄湾村、野麻村等处教学。年搞四清运动整人,野麻村的村医怕被清算,连夜逃遁而去……一下子,偌大村子没了大夫,村民看病难问题突显。此际,刘召为东湾区医疗负责人,会同野麻小公社书记何天禄,责令高振远放弃村学公办教师岗位,让他接替野麻村医的遗缺。村学老师则换成了高振远的某族兄。要知道,公办教师是拿工资的,而村医则是挣工分的,这下子,直接影响到其实际收入。村医的工分大概每天12分,由野麻、白杨林、空心楼三个自然村分担。尽管高振远当时不情愿换岗。但是,当时的小公社书记很有权威,代表着党和组织,不服从可是不行的。何天禄认准高振远在行医方面是一块可塑、再造之才,一定能做好这项工作。再说,村民们的生命卫生健康与村民子弟的教育,此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当然是前者更为重要啊,应当优先保证之。所以,何天禄的意思是应当将高振远这个人才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去,用在刀刃上。

靖远县卫生局给高振远颁发的赤脚医生证

就这么,高振远正式上岗,成为一名村医——赤脚大夫。时年24岁。如今,按照国家政策,高振远只享受每月三百多元的退休生活补贴。这还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而同龄的公办教师每月的退休金则在多元。当初改行,看似一个小动作,却导致了今日退休收入的巨大损失,差距之大,有些令人瞠目结舌啊。

论起退休待遇的事儿,高振远先生颇有遗憾之色。但是,说起一生从医,经历奇异险情多多,还未尝失手过,其医德、医技为村民所信赖,口碑、信誉甚佳,高振远则很欣慰。

4.杏林世家,后继有人。说起高振远的行医,还有些家传的渊源。其父高悦就会一些针灸推拿之术,常常给村民治疗一些简单疾病。高悦家藏医书颇丰,这为高振远后来自学、深造医术,提供了方便。

碰巧的是,高振远的岳父贾连义也是一方著名村医,行医一辈子,在老家北滩一带颇负盛名。

如今,高振远的次子高世林,兰州医学院毕业,在水泉镇五级街开办起自己的诊所,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算是后继有人吧。高世林诊所处于闹市,问诊者众多,反映出其业务技能精湛、过硬。父子二人均以擅长小儿科闻名乡里……不过,高振远先生当年还曾负有乡村新生儿接生之责,这一项,儿子高世林却可以免去了。如今,医院。

高世林医生

三、神秘村落里的部落族群

1.神秘的野麻村。野麻行政村,由三个自然小村组成。即野麻村、白杨林村和空心楼村。三个自然村横跨黄河两岸,彼此间呈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大家都知道,河东岸之空心楼村与野麻村之间的跨河距离,为勾;位于河西岸的两村——野麻和白杨林之间的陆路距离,为股;那么,白杨林村与空心楼村之间跨河的斜线距离,则为玄。

野麻行政村位于黄河红山峡深谷中,四周为怪诞、陡峭的红砂岩石所包围,显得蛮荒、原始而神秘。这里,几个世纪以来,几乎与世隔绝。简直跟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没什么区别。所以,极端地偏僻、闭塞,就成其为最大的特点。这里地处靖远、景泰、平川三县区交界地带,可以用鸡鸣闻三县来形容。在交通十分落后的过去,人们出行非常的不方便。

高振远先生与老伴儿贾氏安享晚年

野麻行政村内部之间穿行,或串门,尚须用三链子(三只羊皮胎链接而成)、羊皮筏子、渡船等做工具,抵达彼岸,方可成行。此,可谓陇上一大奇观也。若是碰到大洪水期,两岸人们只能眼巴巴隔河相望,无法通行。尤其位于西岸的白杨林、野麻,通往靖远县城,没有大路可走,只有依山傍河的一个脚窝接一个脚窝的危险之极的小路……据说,村里前辈的小脚老太太们,大多一辈子都未去过靖远县城。

野麻行政村不大,人口高峰期有口人。其中,白杨林村,约口人;野麻村,约口人;空心楼村,约口人。解放之初,仅有多口人。年前,野麻、小黄湾、化子沟归靖远三滩公社管辖,之后,基于便利于在王家山等处大炼钢铁的需要,这几个村划归水泉公社。

野麻村有闻名于世的岩画,年,笔者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时,曾带领新华社记者来此采访,之后,消息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野麻村举世闻名的岩画片段

野麻村的羊羔肉,也是闻名遐迩的……来野麻旅游,或做客,不吃一顿原始风味的羊羔肉,那可是一个遗憾。

这里也出人才,前白银日报社社长、白银市文联主席、白银市作家协会主席,我省知名作家,李升先生,就出生于野麻村。而且,巧合的是,高振远先生还曾是李升的启蒙老师。当年,李升在黄湾就学,四年级时,任课老师就是高振远。

此外,原新疆地矿局长高壮,民国时期黄埔军校毕业的高鹏等精英,都出自野麻村。高壮,作为国家地矿方面的专家、领导,还曾与共和国前总理有着诸多交集关系。

2.野麻村的居民族裔探析。野麻行政村,其中:白杨林自然村,居民全系徐姓。此外,别无二姓。祖上多年前来自三滩徐庄。徐姓祖籍陕北榆林,先祖明朝时期来戍守靖虏卫。白杨林,顾名思义,就是村子有茂密的白杨树林存在。该树林系由黄河水携带来的大量白杨树种,拢岸、落地生根,自然生长而成,非人工栽培所致。

徐文教老师(76岁)说,白杨林有黄河边可耕地水地多亩,人均七分地。旱地,则较多……他又说,同治贼乱,三滩本土族裔的徐姓被贼人屠杀殆尽,人口反不如白杨林支裔多。白杨林今有77户,三四百口。而三滩不足二百人。因为这里偏僻之极,贼人搜杀难抵此处,居民因而幸存。徐文教老师又伤感地说,故乡白杨林村民几乎搬迁完了,今年庚子春节,仅有17人,属老弱病残者,在此守岁、过年。野麻则有30多人……空心楼已无一人。预料,不出五年,整个野麻行政村恐怕无一人在此过年了,村子行将彻底消失……

据查,空心楼自然村,多人口,基本是李姓。李升先生家族就在此。村子有黄河边可耕水地面积近亩,人均耕地也是七分多点。如今,村子居民已全部搬迁外出,空无一人,耕地荒芜,房屋倒塌破败,完全成为一座废弃的村落。

野麻自然村的原始居民,确信有高、李、吴、林四大姓。其后有包姓、马姓系招赘的上门女婿繁衍形成,人口不多。其后,又有周姓,系寡妇改嫁带来的儿子落户……此外,别无他姓。

野麻原有老台地多亩,解放后筑拜(家土旁)澄地,与河争地,在夹河滩与老台地之间新造出多亩地。于此,总共有可耕水地多亩,人均占地六分多点。村民每家在深山外还有大片旱地,数量可观,但是,旱地收入微薄。

高振远的祖上大明天启年间来自泾州,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一位将军高琳,曰:明威将军。将军府据说在靖远城隍庙附近一带。后来,将军某一子,受人怂恿、鼓动,遂掏钱与人合作在野麻黄河边澄(淤)地……给官方交公粮只有几斗,剩余颇丰。其子孙因此定居于此。此为野麻高氏来历之由。再后来,族裔渐众,苦于此处孤陋闭塞,有支裔再次移居三滩、糜滩。

高振远说,糜滩官路村高氏与野麻高氏最亲,官路村前辈有名叫高德望者,曾做过共和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农工部长。乃是自己的第二十个爷。高振远的祖太爷高万泰,有传奇故事,同治贼乱后由野麻前往糜滩投奔舅舅杨氏谋生,经常在靖远县城往糜滩乡间掏大粪……一次,竟然于某处茅厕偶然得到一缸金银财宝……盖,贼人攻破城池,主人埋藏后,一家人或被贼人屠杀殆尽……是故,其遗留巨财竟然被高万泰所得。此,真乃天赐之福也。由此,高万泰一夜暴富……高万泰一生育有六子四女,六子总共又给其生了20个孙子,高德望排行第二十……高振远的太爷高启选系六子中的长子,曾花50两银子,搞了一个“捐班子老爷”的头衔。由于野麻老家尚有田产,无人经营打理,是故,高启选遂高万泰被打发回野麻守祖业……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3.险绝环境造就高手神医。野麻村是神秘之村,野麻人则是一族神秘部落、神秘裔脉,他们的生活状态近乎原始人……正是在这般严峻、与世隔绝的环境条件下,才造就了本村赤脚大夫高振远的一些神话般的行医故事。因为,在当年,这里的人们一旦有病,尤其得了急症、重症,就只能把生命的赌注押在外行转来行医的高振远身上,他们别无选择。想去靖远县城住院抢救?那得多人抬着担架艰难行走10小时左右方可,恐怕走不到县城,病人就……幸运的是,高振远胆大、心细,身手不凡,对前来求医者,敢于及时出手施治,从不退缩推诿……重危症病人一经他搭手相救,一个个痊愈……有人说,这是高振远运气好啊,有吃这碗饭的命。这似乎有几分道理,可是,还应当看到,高振远确实医技高超。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细瓷活儿。毕竟人命关天啊,高振远若没有两把真刷子,一旦搭救失当,贻误病情,岂不是害人性命?至此,则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徐文教老师给笔者讲了两个关于高振远行医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自家身上的。一次,二女儿高烧39.5度,简直烧过头了。高振远得讯,急来就诊。黄河恰发大水,阻断了白杨林与野麻的路,只见高振远脱去衣裤,将衣裤和红十字药箱顶在头上,凫过齐胸的水,抵达徐家……

说起高振远黄河凫水的功夫,那是一绝。他自幼生活在黄河边,学会了在黄河上畅游的各种神奇的水技,什么狗刨啊,蝶泳啊,蛙泳啊,踩踩水啊,潜水啊……样样精通,这样,遇到黄河水阻挡行医之路,就碰到了用场。这为他及时抢救病人创造了条件。记得是年间,还是黄湾村学老师的他,某次在陡城学区开会,会议结束,他与三人结伴用“三链子”(三只羊皮胎)漂流回野麻……当他们在陡城黄河边下水时,引起很多人的围观,以及惊呼。高振远说起当年如此壮举,至今,依然有些得意和自豪。

再说,高振远凫水甫到徐文教家,看见孩子高烧危重,抱怨徐文教说:有些迟了,再烧下去,孩子会没命的……一边紧急物理降温,先于浑身涂抹酒精消毒,再用冷水毛巾反复擦拭,然后,打退烧药……一番折腾忙活,二女儿好了,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徐文教又说,某年,自己后脑勺长出一脓包,有鸽子蛋大小,疼痛难忍,不知何病。高振远见之,说:我给你做手术,割了吧!徐文教说:这你也敢割?高振远说:敢!徐文教遂俯首听命,在未打麻药的情况下,脓包坏肉被高振远一刀割除……痼疾于此痊愈。

徐文教老师说,亲身经历,我对高振远大夫的医技算是服了!

野麻村的老村长徐生平先生

另外,曾经做过野麻村村长的徐生平(81岁),也对高振远的医技表示肯定。他说,野麻村人解放前后看病,找的是三滩的何天祯,后来几十年,就是高振远。高振远还曾被人慕名请到靖远的三滩、茨滩,景泰的尾泉,以及化子沟、水泉、长征等地去看病。看来,其行医范围远不止野麻一处。

四、佛心虎胆神技

1.自学成才。高振远虽说系外行改行医,但是他自幼酷爱医学。被行政命令安排从医之前,其实他早就自学了一些传统医学著作。那个时候,他在野麻村学教书,前妻病重,不生育,如此现实逼迫他学医,试图救妻……后来做了正式的赤脚大夫后,更是集中精力从头学起,啃学了一系列大部头的医学著作,其中有张仲景的《伤寒论》,清人吴谦著《医宗金鉴》系列:《儿科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等。还有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药性歌括四百味》。当然,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也是必学课程。不然,怎么给病人把脉?

高振远学历高、悟性好,对这些医书过目不忘。其苦学医学著作的情形,可以用“入魔”二字来形容……后来,野麻村民教育孩子读书、学习,常常拿高振远钻研医学著作的精神来激励他们。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振远能在赤脚大夫岗位上做出不俗的业绩,与这番苦读钻研,是分不开的。这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

采访中,高振远老先生一时兴起,给我们大段、大段背诵起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著《医学三字经》: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

伤寒着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

……

妇人病四物良

月信准体自康

渐早至药益凉

渐迟至重桂姜

错杂至气血伤

归脾法主二阳

……

此外,高振远还适时自学了西医学的基本常识,吃透了常用的西药的基本药性。在具体施医时,能够中西医娴熟并用。甚至,必要时,还敢于大胆施行简单的外科手术。这里说起来是简单手术,其实可真不简单,往往关乎人命大事。若是迟疑不敢下手,或是推诿扯皮,则有可能耽误一条人命,造成严重后果。读者君通读本文,尤其看过后面笔者所讲的惊人心魄的故事,就会知道笔者此言不虚也。

2.牛刀初试,惊天动地。大约是年,高振远尚未从医,还在村学当老师,教十几个孩子。某日,突然有族人抱着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哭喊着到学校找他,说,他二爸(高振远排行老二),这孩子出大事了,你快给医治一下吧。高振远急忙查看孩子,发现孩子下身阴囊(脬子)破裂,有一寸多长的伤口,睾丸(卵子)暴露于外,血流不止……高振远见此,惊吓得倒吸一口冷气。说,你们快去找村医啊,我一个老师,有什么办法救孩子啊?答曰:村医回黄湾探家去了,几天回不来……高振远闻此,喃喃自语:这可咋办?这可咋办?

原来这孩子被姐姐抱着,在树杈间玩耍,不小心被尖锐树枝刺划下身所致。此刻,情势危急,刻不容缓,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族人说,他二爸,你就想个办法吧,你不是自学过医术吗?你不出手搭救,这孩子就废了……

高振远思忖,这话没错,若是去县城,或别处求医,都不现实,错过医治最佳时机,男孩子这可真要废了的……而且,伤这么重,若是感染破伤风,能不能保命,尚且难说。

高振远说,事不宜迟,那我就斗胆试试,给娃娃做个手术,将睾丸缝合进去……只是……只是不敢保证能成功否,再说,即便成功了,保住娃性命了,可是,将来能否生育,还是个问题。

族人说,先不管那么多,先救娃一命再说。

于是,高振远开启了平生第一次治病救人的先例,而且还是高风险、高难度的要害部位的外科手术。他急忙用凉开水呲着牙小心翼翼地清洗孩子阴囊伤口,去除沾附于此的残渣赃物,然后,将孩子睾丸装进阴囊里去,再用煮沸消过毒的家常针衣线,予以缝合之……高振远当时20岁出头,手头又无任何医疗工具,他所能做的,只能如此。其余,就看天意,就看孩子自身的造化了。

不成想,奇迹终于出现了。第三天,孩子伤口基本愈合,在炕头嬉戏玩耍如常。孩子爷爷见此,对高振远和亲友说,这怂娃娃像骟过的羊羔子,看来,没啥大问题了。可是……

可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孩子爷爷是顾虑孩子将来是否影响生育,这话一时说不出口而已。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孩子如今已成60岁老人了,迁居旱平川,膝下儿孙满堂,日子过得幸福美满。看来,高振远的手术,一点也没影响他的生育能力,一切正常,可谓大圆满的结局。

还有神奇的一例,几乎同时发生。也是在年,家族一个女孩子,六七岁的样子,属于高振远孙女辈儿,玩耍中,女孩子突然被村子的恶犬所伤,咬破了肚皮,肠子外溢……看上去惨不忍睹,且危急万分。高振远经病女家长一再哭求,遂决定像上次如法炮制……

幸运的是,这女孩也是豁然痊愈,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后来,她远嫁北滩大红沟,如今,也是子孙满堂。

这两例治愈病例,简直就是奇迹,在乡间引起轰动。当时,高振远年纪轻轻尚未正式从医,就显示出如此不凡手段,着实令人感叹。老天爷也成全他,病者没留下任何后遗症的瑕疵。看来,他确实有治病救人从事医疗事业的天分,也有吃这碗饭的命!再后来,他初出茅庐治病救人的这两例故事,在人们的口头传说中渐渐有了神话色彩……年,小公社书记何天禄责成他弃教从医,也正是基于此。

人们说,高振远有骟狼的胆子!或者说,此人有超(傻)胆……但是,这等大胆,却是颇值得称道的。试想,若是当初懦弱不敢为,贻误时机,这两个孩子可能早没了……所以,这是积累大功德的无上善事啊,多多为宜。

敢于骟狼的胆子,那就是虎胆啊!虎胆勃发,是有一颗救人的佛心做基础的。佛心促使,救人心切,变不敢为,为放胆而为之……其次,有高超神技在身,更是提升了他强烈的自信心。高振远,佛心、虎胆、神技于此三者兼具,遂成就了其行医之前的这两例神话故事。

高振远手迹

3.敢与阎王爷争锋的楞头村医。那是年,发生了这样一件蹊跷事。空心楼村李K,在河西工作,新婚妻子居家。新媳妇可能是思念男人太过,竟得了青春期抑郁症。村民们叫做:邪病。该女子,殃殃相相,病病恹恹,成天忧郁、少言、寡欢。最后,发展至神经错乱,胡言乱语,打砸家什,也不认识家人了。

家人讲迷信,给其枕头下置放一菜刀辟邪。结果,由这把菜刀引发惊天事件。某晚,女子突然翻出菜刀,砍向自己的脖子,气管破裂,呼噜噜往外冒血,生命垂危……家人见此,吓坏了,深更半夜间,急忙划着羊皮筏子去河对岸请高振远来医治。

高振远乘坐羊皮筏子火急火燎地赶至事发地,进门只见满地、满炕都是血,有点像宰羊羔子的场地……亲族人都惊悚地躲于远处,不敢近前。高振远先拿出止血钳子多把,分别夹住流血处。看到该女子气管割破处影响呼吸,急忙找一塑料管插进去,帮助呼吸通畅。然后,下令家人快找手扶拖拉机,医院抢救……家人闻此,都推诿不动身,尤其该女子娘家人已经默认,此女已死,只是游着一口气而已。大家甚至议论找坟地,办后事……

快点,你们这些杂碎,你家媳妇还有救,再耽误,可真要出人命了,你们如此行为,与杀人何异?你们到底去不去?高振远彻底火了,呵斥该女子亲族人。

高大夫,甭发火,若是半路人没了,咋做?有人说。

半路死了,半路埋。拿上寿衣,有一个女人陪伴,届时好换衣服……但,此刻,必须全力救人……我看,还有救。高振远说。

在高振远斥责下,大家将该女子置放手扶拖拉机上,飞速奔上靖远县城……一路上,高振远给该女子一直挂水打吊滴,以增加病者体能,赢得抢救时间。他将药瓶子高高举着,一路颠簸之极,手臂都举得僵直了……

幸运的是,医院及时抢救下,捡回了自己的性命。村民议论说,这高振远真是敢于跟阎王爷较劲儿……该死的人,硬是在他坚持下,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

后来,该女子的抑郁症竟然也好了,跟随男人去了河西定居。如今,李K与该女子也是儿孙满堂,家庭生活幸福。这,又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着实令人欣慰不已。

野麻村附近珍奇的丹霞地貌(路彩琴提供)

五、男接生婆乡村新生儿的守护神

1.被什么感动着。一个医者,最大的感动,就是被患者所认可,以及长久地在内心念想不已。

某次,白杨林徐家某妇女,产后大出血,情况很糟糕。高振远使尽浑身解数,予以搭救之。他用中西医之法,给患者快速进行止血治疗。同时补血、补气,并连日不停地吊水输送能量。最后,终于救活了该妇女。要知道,偏僻山村妇女产后大出血,死亡率是很高的。几十年后,该妇女提着二斤白糖前来高振远家看望他,并深表感谢。这个女人村民们都叫她:半趟儿!就是稍有点半脑子的意思,轻微的弱智。这使得高振远大为感动,他说,一个半趟儿妇女竟然知道答谢救命之恩,而那些头脑精明之极的人,救过性命后,却很少前来答谢……笔者和黄兆文先生听此,连忙回应说:救命之恩,以及你老人家的恩德,其实早在患者心里竖起了一块丰碑,这比什么都重要啊。至于患者采取怎样的方式,予以缅怀、答谢,已经不重要了。相信,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你,这就够了……高振远先生闻此,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此外,被高振远拯救,从死亡边缘拉扯回来的例子还有很多,数不胜数。下面略举几例。

故事一:五十年前,李守M,六七岁,空心楼人,被毒蛇咬伤,情况危急。原来,其家贫甚,母亲新做一双鞋,舍不得穿,夹在咯吱窝间,赤脚随爷爷去瓜地,突然踩到白箭杆毒蛇……高振远看到孩子脚尖有两个毒蛇牙印,整个左腿肿胀,疙里疙瘩,孩子不住妈妈老子地叫唤,痛苦不堪……他急忙在其大腿根处打一针普鲁卡因,予以封闭,防止毒气扩散,再在其屁股打一针硫酸阿托品以解毒、止痛……最后,思谋再三,又用《医宗金鉴》上一方,有雄黄、五灵脂、好醋等配药,让其先喝醋,再服雄黄、五灵脂……如此反复施治,两三天后,蛇咬的毒眼往外排黄水……最后,竟奇迹般地救活了这孩子。毒蛇咬伤,南方常见,北方罕见。高振远无奈之际,只好照搬医书验方,竟然奏神效。可见,经典医著上的方子,确实系实践中得来,值得信赖。

故事二:五十多年前,有新生儿林Y,出生两天,高烧40度不退。其父将高振远请去,说,孩子不行了,你又是刚从医的新手,这孩子的病,你就全当练手吧,随便看……说着,指了指门台子上的谷草。那草是准备裹孩子尸体用的。

高振远也无绝对把握救活该婴儿,他先是打退烧针剂,同时按常规操作进行物理降温……半天过去,效果并不理想,遂又给孩子大腿注射毫升生理盐水……随着盐水被肌体吸收,最后,这婴儿高烧退去,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原来,发烧过度的孩子,体内极度缺水,注射盐水,增加细胞水分,增强了免疫力,遂转危为安。

林Y现在儿孙满堂,居于旱平川……

故事三:野麻村的高林家坝,这里只有七八家人,距离景泰尾泉10里,而距野麻20里。三十年多前,有包家某妇女,50岁,突患急症肠梗阻,请景泰的大夫看了几天,病情越来越重……在该大夫建议下,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棺木。后,请高振远去看病,高振远从传统中医学著作中找到一方,找来两个猪苦胆,熬制成水,然后注入肠道涮肠……肠梗阻竟豁然痊愈。此妇女,后来活了86岁,于去年故去……

新生儿出生图

2.新生儿的保护神。高振远做赤脚大夫的时代,给新生儿接生的“老娘婆”,已经不怎么吃香了。有了更多医理常识人们,接受了新观念,这就是正规医生接生要比老娘婆靠谱得多。新生儿脐带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破伤风感染而夭折。这一点,老娘婆哪懂啊。再者,新生儿出生,还须打一些预防针。这都是老娘婆无法做到的。所以,那个时候农村的赤脚大夫必须是“万金油”,出于医病的需要,什么都得干,而且,什么都要敢干!比如,接生,处理难产,等等。

这一来,高振远有了新的不可推卸的职责,这就是新生儿的接生任务。本来,接生这行当由女赤脚大夫去做更妥当一些,可是,限于条件,没有啊。女医生比大熊猫都稀罕。因此,医者救命当先,别的诸多不便,只好抛弃一边了。于是,新的时代就出现了一拨高振远这样的男接生婆。

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出生率奇高,新生儿接连不断,谁家有请,高振远都是立即到场,从不拖沓延缓的……有时候,位于黄河两岸的三个小村子,一天内几个孩子错前错后出生,一时忙坏他。他乘坐着羊皮筏子,为了接生孩子,以及新生儿的安全,在黄河激流上来回穿梭、驰驱……

高振远到了新生儿出生的人家,一下子老小情绪都安定下来。主人家往往燃起香烛,默默向神灵祷告,祈求保佑母子平安。高振远安静地坐在上房屋里,看着这一切。其实,高振远也是主人所请来的新生儿的保护神啊……一般,前期是任由孕妇在耳房里自然分娩,若是顺产顺利,万事大吉。这种情况下,高振远只需给新生儿择日打针即可。而一旦出问题,耳房里高呼相救,则,高振远必须立即出马……所以,高振远所面对的情况,往往是难产、死产、血崩等困局、危局,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就会母子俱亡,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

接生多了,经验就特别丰富。高振远给我们讲起了一些不方便用文字描述的接生经验,诸如难产、倒生等等难题,令我们颇感诧异。同时,听了如此闻所未闻的接生窍门,令我们大开眼界,我和黄兆文先生会心地笑了……

3.惊心动魄的接生经历。靖远人有句俗语:人养(生)人,吓死人。在过去的年代,医疗水平不够高,孕妇分娩,往往有灾难性事故发生。因此,家里有孕妇临产,人们一时如临大敌。高振远就曾碰到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儿,高振远当时还是三十几岁的小伙子,可是,行医已经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接生嘛,也经历了一些,但大多都是顺产,未曾遇到难产的事。

某天,同村李应W突然来请,说女人难产……高振远背着红十字药箱一进其家门,李家人齐声说:保大人……保大人……大人健在,还可以再生孩子……云云。孕妇难产发生,主人家庭成员往往会有保大人与保孩子之争。这往往是很令人犯怵的局面,抉择、处理起来颇费踌躇和周折,而且风险系数极高。若是一着不慎,即害母子两人性命,又毁自己声誉,砸自己的饭碗。

高振远探查发现,孕妇生产已经两天了,由于婴儿头骨奇大,卡在了盆骨处,出现罕见的难产。前期接生的老娘婆,无法处置,怕出人命,已经溜之乎也……

高振远对李家人说,我先听听大人和婴儿的心脉音吧。高振远发现,大人已经奄奄一息,再持续下去,就会母子俱亡。而令人不忍的是,婴儿的胎心音亦强,说明,婴儿还未死胎……如此情况下,保大人,就意味着要杀死婴儿,将其碎取而出……高振远于此有些不忍,犹豫不决。

快出手呀,你咋这么磨叽呀……东家这个时候已经急眼了,对高振远的迟疑,表示强烈不满。

高振远遂从药箱里取出一把锋利剪刀,慢慢地在眼前举起,认真地看了看其铮亮的锋芒,又看看近身做助手的东家婆婆……东家婆婆此刻再次示意他快速手术。高振远便迅速地给剪刀消过毒,然后,狠起心、咬着牙,将锋利的剪刀刺向孕妇的下身……

救命和杀生,在这里使高振远的良心备受煎熬……最好的结局,当然是母子俱得保全。若是必须二选一时,就得有所舍弃。牺牲一方,才能救活另一方。除此,别无他法。

杀生就是救人,救人,必须先杀生,这一命题听起来很荒谬,但是,在当年的接生场面上,此等惊险、残酷的悲喜剧经常上演着。

高振远战战兢兢地碎取完婴儿后,他强忍着内心的不平静,遂又全力投入到抢救孕妇的争夺战中去了……最后,经过打针、吊水、服药等措施,连着好多天的施治、忙活,孕妇如愿得以幸存,被拯救过来。再后来,该孕妇又生育几多子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当年舍一,而今得五……在高振远的助力下,该孕妇这家人,成为人生大赢家。该孕妇今天仍健在,已经七十岁年纪。

这起接生事件,让高振远刻骨铭心,成为他50年赤脚大夫生涯最难忘怀的一幕。至今说起来,仍有惊心动魄的意味。

高振远先生与老作家黄兆文在一起

(注:本篇文章在老作家黄兆文先生的协助下写作而成。文章通过其反复审核、修改,并补充了诸多信息、资料,使文章变得更加充实、丰满。)

年11月13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作者简介

武永宝,男,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银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历任白银市平川区档案局长、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长、文联主席等职。

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近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

近年,作者致力于家乡靖远地方黄河文化的整理、挖掘,以及弘扬和传播工作,为此撰写了数百万字的庞杂文章,刊布于世。这些文章总体冠名为“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分为小说卷,散文随笔卷,笔记杂谈卷,文史资料卷,诗词歌赋卷五大类。多角度,多视角,多元化地,坚持不懈地宣传、推介家乡靖远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架构起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的作品风格。这一切,对于“靖远文化大县”文化品位的提升,以及西部黄河文化底蕴的充实、丰富,起到了一定的助推和铺垫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羊皮筏子上的男接生婆记野麻村老赤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