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中国医师节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生命守护者
手术台上、无影灯下
抗疫一线、救灾现场
从来不缺乏女性的身影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故事
她住的窑洞
患者随时可能来找
54年前,大学毕业之际
一位学儿科的北京姑娘做出了选择
她来到陕北佳县,扎根黄土高原
一干,就到了今天……
“你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
老师叮嘱的话,她记了一辈子
她,叫路生梅
当时佳县的条件十分恶劣,缺医少药
一次她来到一位产妇家中
刚进门就发现
老婆婆正要用黑乎乎的家用剪刀
剪新生儿脐带
她几乎是冲过去抢下剪刀
边消毒边解释
剪刀不干净
破伤风杆菌可能危及孩子生命
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
出诊的崎岖山路上结满了冰
她的塑料底棉鞋成了“溜冰鞋”
摔了40多跤才赶到患者家中
娃娃病很重
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
她于是在窑洞住下来
直到病人完全好转
“我决定要留在佳县,这里需要我”
路生梅许下诺言——
“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当地群众带着孩子来家里找路生梅看病。(人民网记者吴超摄)
为了让婴儿们尽可能地少夭折
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
她东奔西跑、四处筹资
将小儿科独立分离出来
还争取科室护士分批进修学习
她只开便宜的药、管用的药、适量的药
“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
年轻的同事发现
有些药的包装是粒
路医生会开出十粒甚至几粒的药方
病人也能省下一笔开销
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农家窑洞里,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66岁村民乔爱芬义诊。(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从医以来
她多次放弃返京和去大城市的机会
年,退休的她婉拒了高薪聘请
选择继续留在佳县
医院义诊
很多人还来她住的窑洞看病
不论白天黑夜,休息与否
患者随时可能来找
她便放下饭碗、放弃睡觉
认真诊治
有人粗略估算
仅退休后的20年里
她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
路生梅在佳县家里为患儿义诊。(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年底,“50年之诺”完成
她选择了“超期服役”
还向自己做出新的承诺: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抗击疫情
也都有她的身影……
年1月29日,路生梅在抗疫请战书上写下:“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
“不怕麻风”的女医生
她的职业是与传染病斗争
当面对这群特殊的病人时
她不戴口罩
也不穿防护服
而是与他们紧紧拉着手……
她,就是世界著名
麻风病防治专家
“时代楷模”李桓英!
年,37岁的李桓英
瞒着同在美国生活的父母
放弃了优渥的生活
只身一人回到了祖国
之后的几十年间
她将全部精力
投入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
把一个个与世隔绝的麻风村
变成了幸福村
年的3月
李桓英来到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村
村民们自觉地
与她保持着距离
李桓英却主动握住了
他们被麻风杆菌折磨变形的双手
她掀开他们的衣服
仔细查看着皮肤溃烂流脓的地方
她给村民们脱鞋检查
直接把自己的手伸进村民的鞋子里
检查鞋底皱不皱
硌不硌脚……
年的春天
李桓英再次从北京出发
来到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村
这一次,她带着“利刃”而来
为期2年的短程联合疗法试点
将在这里展开
经过27个月的治疗
服药的47名病人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年,全国开始普遍推行
“麻风联合化疗”治疗方案
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向全球推广
中国的“短程联合疗法”
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
“现症麻风病人减少到多人
中国终于走出了麻风病时代!”
这份庄严的宣告背后
有李桓英四十年来
跑遍了云、贵、川几乎每一个麻风村的
匆匆步履
这份庄严的宣告背后
有李桓英在偏僻难行的深山里
遇到过两次车祸,两次翻船
几乎要了她的命
也没有停下奔波的坚定背影
“翻车有什么了不起的
按我坐车的频次早该翻车了”
有一次,汽车滑下几十米的山谷
李桓英被甩出去十多米
左侧锁骨和三根肋骨骨折
很多麻风村和外界几乎没有路可走
只能身体倒悬在河面上坐索道过去
很多人看照片都害怕
李桓英却很乐意坐
谁敢相信,这些都是李桓英
在60岁、70岁、80岁时干的事
一直到94岁
她仍在云南一线奔走
回忆起当初的选择
李桓英说:
联合国待遇再高
美国的生活再好
人,不是靠金钱活着的
57岁投身麻风病防治
为麻风病人坚守和奉献了40余载
李桓英说:
这是我选择的生活
我很满意,我不后悔!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一副老花镜,一支小教鞭
手拿放大镜
仔细查看患者的每一张CT影像
……
从年至今
67个年头
结核病防治专家
首都医科医院主任医师
马玙扎根结核病防治一线
见证了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如今,她已经90岁
但仍坚持每周出诊
即使是三伏天
她也依然会在听诊前为患者把听诊器焐热
从临床大夫到科主任
从主任医师到知名教授
再到享誉国内外结核病学界的权威专家
漫长的从医生涯中
她始终没有动摇过那份济世救人的信念
鲐背之年
走过了67载从医路
马玙常和学生们说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人家问我,
90岁了怎么还工作得那么来劲。
我说,第一,我身体好;
第二,我觉得在有些方面我自己还是有点本事,
能够为病人服务,
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奉献者。
现在我就懊悔,
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
假如我现在二十几岁,
我会更好地努力!”
女村医36年守护13个村寨
罗海香
贵州黔南州贵定县云雾镇摆谷村
唯一的村医
不到16岁的年纪开始学医
从村卫生所到最远的村寨要走60公里
这条路罗海香一走就是36年
罗海香行走在村头。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肖睿/摄
她在治病救人的同时
还不遗余力推行新法接生和新生儿计划免疫
亲手接生过的婴孩达多个
她拼尽全力对抗传统落后的分娩方式
苦口婆心推行“新法接生”
使孕产妇能够科学备孕、生产
得到家人的贴心护理
罗海香用一个布袋和简易的手提秤,为新生儿“称体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肖睿/摄
年的一个深夜
村寨里一位老人疾病发作
罗海香紧急出诊
等老人病情好转后已是深夜
回家路上,她的手电突然灭了
山路崎岖,茫茫夜色中
失去照明的她一不小心摔在2米多高的田埂里
当时,她已有八个多月的身孕
迷迷糊糊中她凭着记忆摸索回家
但已经发生大出血
家人急医院抢救
然而,由于路途遥远
罗海香终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为了保住性命
只能做了子宫切除手术
孩子严重缺氧也在三天后去世
出院后,她咬紧牙关擦干眼泪
和丈夫不再提起
背起药箱、待产包和产后访视包
罗海香瘦小的身影又穿行在茫茫群山之间
罗海香上门为村民测量血压。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肖睿/摄
如今,摆谷村孕产妇到院分娩率已达%
年过半百的罗海香
依然日复一日穿行在大山深处
守护着这一方百姓
“我就是一名很普通的劳动者”
她不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
却与病毒正面交锋
她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也是冲锋在抗疫前沿的“侦察兵”
她叫白晓卉
山东第一医院
临床医学检验部主任技师
年3月20日
驰援威海期间
她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年仅42岁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
白晓卉被评为年度“齐鲁最美职工”
“我就是一名很普通的劳动者。”
站在自己的先进事迹展板前
白晓卉戴着眼镜、温润尔雅
甚至显得有点羞涩
谈起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时
她只是说:
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
护目镜上会有很多汗水
有时候实在看不清
只能从边边角角看
自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白晓卉一直担任山东医学检验队队长
辗转奋战在
北京、新疆、河南、山东等地
疫情防控第一线
曾率队创造了48小时
改造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山东速度”
“当我换回原来的衣服时
就说明疫情已经结束……”
去年春节时,白晓卉许下愿望
希望疫情早一点过去
自己能早日换回白大褂
不用再穿防护服
公里
95后女医生骑行返岗
这是一张“临时通行证”
从荆州到武汉,距离公里
车牌号位置写的是“自行车”
这是一段4天3夜的归程
不分昼夜、风雨兼程
原因只有一个
“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年,24岁的甘如意
是湖北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
疫情暴发、武汉“封城”时
她刚回到公安县斑竹垱镇老家休假
“我们科室只有两人,
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要回去。”
可是多公里,处处交通管制
长途班车也不发了,怎么去?
“我骑车去,骑一段就少一段”
当2月4日一早
医院大门口时
她的膝盖肿了,疼得不行
领导和同事们先是惊讶,后是心疼
甘如意却笑说
经历了骑自行车、搭车、步行
但从没想过退缩
4天3夜
从荆州到武汉
一场跨越多公里的逆行
通过骑自行车和搭顺风车的方式
甘如意只身返回了疫情“暴风眼”武汉
“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
甘如意用实际行动
诠释了“95后”年轻医护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她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
她们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今天,郑重说一声:
辛苦了
谢谢她们以凡人之躯托举生命!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综合
原标题:《今天,谢谢她们守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