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7319.html戈是商周时期中国*队的重要装备之一,秦代以后基本被淘汰,关于戈为什么被淘汰的事儿,咱们以后再说,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戈的起源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戈这个玩意,他是怎么来的呢?
一种说法是,戈这兵器是镰刀变的,原始人跟人打架时候没有趁手家伙,拎着镰刀就上去砍了。但镰刀这个东西他毕竟不是为了杀人而设计的,为了更加方便应用(砍人脖子),原始人就对镰刀的外形进行各种改进,一来二去的,就在镰刀的基础上发明出了戈。
其实人类的不少武器都由工具演化而来,原始人在斗殴时,会拿起趁手的工具攻击敌人,经过发展,这些工具慢慢的演化成专用的兵器。
但戈到底是哪种工具变来的,其实很有争议。关于戈的起源,有镰刀说,斧子说,刀说,礼仪用具说等不同说法,咱们这接下来就逐个的捋一捋这些说法。
▲石镰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国家博物馆藏
第一种说法:戈的前身是镰刀
有人认为,戈是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石镰、蚌镰等工具演化而来的。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戈的用法中包括勾割的招数,与镰刀类工具类似;二是部分戈的造型与镰刀也比较相像。
但如果戈一开始就长的像镰刀,用法像镰刀,也就罢了。问题的关键是,早期的戈无论是用法还是造型都不像镰刀,那种弯弯的,跟镰刀差不多的戈,出现的比较晚。
▲滕侯昗戈春秋滕国产物,年滕县出土,国家博物馆藏
现存最早的戈出土于二里头时期的遗址。从二里头到商代早期,所有的戈都是无胡戈。这些戈援部平直,也没有胡,并不适合勾割,与镰刀的外形也有区别。适合勾割、外形接近镰刀的戈到商代中后期才出现,真正普及要到西周时期了。
▲双曲纹直内戈商代产物,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博物馆藏
第二种说法:戈的前身是石刀
也有人认为戈源于石刀,依据是石刀也有勾割的功能。
▲石刀徐州博物馆藏
但石刀说的解释逻辑比较粗暴,直接就是:刀是窄窄的,能割东西,戈也是窄窄的,能割东西,所以戈就是刀变的。但问题在于,一来戈有尖锋而刀没有,二来,戈是横装的,装柄完成后,戈柄与戈援的夹角在90~度左右,而刀是竖装的,装柄完成后,刀柄和刀刃的方向一致。
第三种说法:戈的前身是礼仪用具
即青铜戈是模仿玉戈制造出来的有人认为,青铜戈的前身是玉戈。因为早在青铜戈出现之前,玉戈等礼仪性兵器便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同时玉戈的外形和装柄方式也与青铜戈相仿。
这种说法虽然也能自圆其说,但也存在问题。首先什么叫礼仪性兵器呢?其实就是土豪们在出行时候要摆阔,需要几十个人或者几百个人举着兵器给自己开道。最初这些人是要拿真兵器的,因为除了摆阔之外,土豪的安全也是第一位的。后来呢,土豪们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敌人都被自己的马仔给宰了),不太需要考虑安全问题了,这时候这几十号或者几百号人的作用就是纯摆阔了。既然要摆阔,手里的家伙就得漂亮,而实战兵器往往比较丑,因此土豪们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造出来一些造型花俏,观赏性强的兵器,于是礼仪性兵器就诞生了。
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有不少玉矛或者玉斧、玉戈,便是这种礼仪性兵器。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礼仪性兵器应该是由实战兵器演化而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先有实战兵器,后有造型与实战兵器类似(但更精美)的礼仪性兵器。你非要说原始人先凭空创造了一种礼仪性兵器,然后根据这种礼兵的外形又制造出了类似的实战兵器,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感觉怪怪的。
第四种说法:戈的前身是斧子
上文中说了,早期的戈都是戈援较为平直的无胡戈,这种戈的用法也比较单一,就是抡起来去刨对方(学名叫啄)。士兵在使用戈去啄击敌人时,会挥舞戈柲,以戈的尖锋伤人。这种招数和斧子劈砍树木的动作比较像,因此被人拿来作为斧起源说的一个论据。
此外,戈的装柄方式和外形与斧子也比较像。
早期直援戈的外形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窄长的石斧比较接近。汉代时期,西南地区部分民族会使用一种戈援窄长的戈,这种戈的造型和斧子也很像。
▲西汉三熊銎铜戈云南博物馆藏
戈的装柄方式和早期石斧或石钺一致,都是用木柄夹住内,然后用绳子将柄和头扎在一起。
由于戈和斧子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西方人在翻译时,便将戈翻译成dagger-axe(即匕首式斧)。
▲石斧徐州博物馆藏
那么斧子说有没有问题呢?也有。
人类早期的石斧是敲打出来的,形制简陋,后来学会磨制石器后,制造出了一些外形线条流畅,表面打磨光滑的石斧。再后来,人类学会了制造青铜斧。从打制石斧到磨制石斧,再到各种青铜斧,斧的发展轨迹明确可循。通俗的说就是,你说戈是石斧变的,不好意思,人家石斧后来变青铜斧了,材料虽然变化了,可斧还是斧,人家的家谱严密而又通顺。你说戈是斧变的,可斧不见得认你这份亲戚啊。
上述这四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漏洞。这几种说法中,石镰说由杨锡璋提出,李健民、吴家安从之;石刀说由郭宝钧提出,周纬从之;玉戈说由井中伟提出;石斧说由安特生提出,李济从之。
这几个人都是业内专家,但样没有统一意见。
除了这几种说法之外,还有一些观点。
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的时候,发现食草动物会使用头上的角来触人。被牛角(也有可能是羊角或者鹿角)伤害过几次后,原始人开窍了。你有角,我没角,我宰了你我不就有角了吗?(虽然没法安头上)
受动物启发,原始人捕捉到鹿、羊这类猎物后,便把它们的角取下来当做手持武器。再遇到牛的时候,你头上有角,我手里有角,来吧,互相伤害吧!
互相伤害了几次之后,原始人发现,自己还是干不过牛。虽然大家都有角,但牛力气大,动作也灵活(毕竟角是牛头上长的),那该怎么办呢?原始人想来想起,自己的力气就这么大,也很难提高。那能不能增大攻击距离呢?如果牛戳不到我,我能戳到牛,那就不是互相伤害,是单方面伤害了。
为了增加攻击距离,原始人将这些角绑在木棍上,原始的戈或矛便产生了。最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戈是由原始人的一种骨制兵器演化而来的。
原始社会大家都知道,日子穷啊,老少爷们儿出去打个猎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受个伤,也没破伤风疫苗可打,说挂就挂了。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比较低下,因此原始人在捕获到猎物后,会尽可能的将猎物利用的更全面一些。以鹿为例,对于原始人而言,鹿的各个部位都有用处,鹿肉可以食用,鹿皮可以蔽体,鹿骨和鹿角可以制作工具。中国许多原始社会遗址中都出土过鹿骨和鹿角制成的用具,如中国最早的骨笛便由鹿骨制成。
不少地方还出土过一种由鹿的下颌骨制成的武器。原始人在制作这种武器时,先将鹿的下颌骨以两颗门齿中间的缝隙为分离点分成两半,然后再将下颌骨上的门齿敲掉。由于鹿没有犬齿,敲掉犬齿后,下颌骨近门齿的一端会留有10cm左右的空档,恰好可以当做手柄。原始人在搏斗时,握住下颌骨近门齿一端,以另一端击打战斗目标。这种骨器与戈的形状接近,有人认为,原始人在这种骨器的基础上发明了戈。
▲鹿下颌骨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反正,总之戈到底是怎么来的,还真是个问题。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