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http://m.39.net/pf/a_4618875.html学生: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首届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的学术思想。任老主要从事中医脑病、心病、肾病的研究,是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医急证医学体系,主编我国急诊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专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
主要内容
一:中风病急性期与后遗症期的诊治特点
1.1任老在临床上擅长诊治中风病,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的临床体会,归纳为中风治疗十法:开闭法、固脱法、豁痰法、潜阳法、化瘀法、理气法、填精法、止血法、渗利法、温阳法。对于出血性中风病,主张以“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为法,这是在继承张仲景蓄血之说、叶天士久病入络及唐荣川血证论中“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有瘀血”等论述的基础上,发挥、拓展而形成的创新学说。
1.2任老认为命门是人体内外生理活动重要机能之一。命门具有真阳以化气,气动生火,火蒸肾水,使产生热能,推动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生理活动,从而保证脑髓发挥其神机之作用。所以,对于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非常注重温补肾阳,补肾填精,方用自拟温阳建肢汤加减。
二、喉肾相关疗肾病
关于肾脏病的诊治方面,任老首先以风邪立论,提出了慢肾风的病名,并应用喉肾相关理论系统阐释了该病的诊治。认为感受外邪是喉肾相关的启动因子,经络连属是喉肾相关的物质基础,肾脏体用俱损是喉肾相关的病理结局。提出咽喉不适症状也是慢肾风的辨证要点,创制紫金肾安方为基本处方,以清上沉下、解*散结、清热利湿。药物组成:金荞麦30g,紫荆皮15g,木蝴蝶15g,郁金10g,土茯苓50g,白茅根g,生蒲*15g(包煎),马勃15g。
任继学教授治疗慢肾风用药性质平和,而且注重疾病后期的调养,常选用食疗方如用玉米须、五爪龙等煎水代茶饮,从而治愈疾病,以收全功。
发蒙解惑
阮师:任继学教授对于中风等疾病的治疗颇具心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于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的治疗上要重视肾之阴阳亏损,注重温补肾阳,补肾填精治法的应用。中风常因风痰瘀阻滞脉络或肝阳上亢迫血妄行,而肾精亏虚是其根本原因,常常出现“闭脱相兼证”。《圣济总录》之地*饮子通过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从而治疗下元虚衰,痰浊上泛导致的喑痱证。而喑痱证是中风后遗症所表现出的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我常用此方救治痰泛于上、蒙蔽清窍,肾虚于下、气化无权之上闭下脱的“闭脱相兼证”患者,取得较好效果。
学生:为什么通过滋肾阴、补肾阳可以达到化痰之功呢?
阮师:肾之真阴、真阳乃生命之根本,是元气真火,以蒸化肾水,推动人体水液正常输布。当肾之阴阳不足时,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正常输布,最终成痰成饮,形成有形之邪。所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肾阴阳两虚的中风患者,不可一味的使用化痰破瘀之法,后者不仅损伤人体正气,还可使邪气稽留,疾病迁延不愈。当以滋肾阴、补肾阳助化痰行瘀。
学生:原来如此,老师,那《景岳全书》中的金水六君煎大剂量的使用熟地治疗肺肾阴虚,水泛为痰的咳嗽病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阮师:是的。此外,对于中风病的辨治,我在年就首先提出“闭脱相兼证”的观点。
闭脱相兼
概述如下:风中脏腑之辨证论治,医书每分闭脱两端,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固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脉弦滑者,乃闭证。阳闭者兼见颜面潮红,呼吸气粗,口臭身热,躁动不安,大便干燥,唇舌红,苔*腻,脉弦滑而数,系痰热郁阻,风火内闭,治以清肝熄风,辛凉开窍;阴闭者兼见面白唇暗,痰涎壅盛,静而不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腻,脉沉滑缓,是风夹湿痰,上蒙清窍,治以豁痰熄风,辛温开窍。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自汗淋漓,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微欲绝者,为脱证,乃元气衰微,阴阳离决,治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然而,每一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临床证情多错综复杂。由于本病多发生于年迈之躯,积损而然,正气自虚,而又有风火、痰热、腑实、瘀血等病理产物,因此,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每出现虚实并存之闭脱相兼证,亦即闭脱之中间状态,并不是非闭即脱,非虚即实。徒以开闭驱邪则真元益耗,专事固脱补虚则实邪鸱张,犯虚虚实实之戒。故而,闭脱相兼证的辨证论治应引起同道的重视。
一、诊断要点
闭脱相兼证的诊断,当从患者之神、息、色、汗、便、舌、脉等诸方面详审之,并与单纯的闭证或脱证作对照。
1、辨神:邪实闭证之神昏而躁动不安,或伴抽搐,目中有神,或白睛红,或瞳孔稍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脱证之神昏较深,目中失神,瞳孔散大,手撒肢厥而软,系元气外脱,多是临终前的表现。而闭脱相兼证则见神昏,眼神呆滞,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瞳孔不等大,甚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乃邪闭清窍,而又肝肾亏虚,清窍失濡之虚实并存状态。
2、辨息:闭证之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脱证则呼吸微弱欲绝,节律不整,或张口大喘,口吐涎沫,闭脱相兼则呼吸浅促,气息不续,男性腹式呼吸减弱,或张口微喘,紫绀出现,此乃宗气外溢之象,与元气外脱有程度轻重,病位上下之不同。宗气者,抟于胸中,出之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者也。宗气外溢,故可出现呼吸与血脉失常征象。
3、辨色:阳闭之证本当面赤身热,如面青肢厥者,为风火痰热灼阴耗气,肝失濡养而成;阴闭之证色淡白,身微冷,多阳虚于内,如脉微弱,则兼气脱也;本阴闭而突然面红连颈项,两足厥冷,脉微欲脱,乃湿痰内闭,虚阳上僭之象。均属闭脱相兼证。
4、辨汗:闭证无汗,脱证大汗淋漓,若汗出而不至大汗,扪之湿润,多在手足头面或五心,身腹多无,汗愈出而神愈萎,系卫气外脱,未至元气外脱之象,常见于闭脱相兼证。如进一步发展,则周身大汗,或如珠如油,乃元气外脱。若一派闭证之象,而见自汗淋漓,则为邪闭于内,气脱于外,即所谓内闭外脱也。
5、辨便:闭证大小便闭,脱证二便失禁,若大便闭而不通,下之大便稀溏,或便时汗出,愈下神愈萎,病情加重,甚或猝转脱证,此为闭脱相兼证的表现,系中气不足使然。小便闭不仅可见于闭证,亦可见于闭脱相兼证,非邪气之闭阻所致,即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而成。便血如柏油样者,见于阳闭为热迫血溢,营气外脱;见于阴闭则为中气虚衰,脾不统血,可见于闭脱相兼证。同时,出血可致瘀,且瘀亦可使血不循经而外溢,成瘀脱并见之证。此外,一派闭证表现,而二便自遗,乃邪闭于上,气脱于下;若大小便闭,而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或张口大喘,则为邪闭于下,气脱于上,均为闭脱相兼证。
6、辨舌:阳闭之证舌质多红赤,苔*厚腻,或焦*,甚或焦黑,如舌质红,小有裂纹,苔少花剥,或光如镜面,甚或舌颤,系热灼而阴竭于内,属闭脱相兼证;若舌淡红嫩少苔,或见裂纹,则为气阴两伤。阴闭之证舌淡苔白厚腻,若舌淡胖嫩,苔薄,或苔滑,甚或苔灰黑而润,乃阴盛阳微之象;此外,舌痿震颤者,多为肝肾不足,血虚生风;可见于闭脱相兼证。
7、辨脉:闭证之脉多弦滑有力,为邪实内闭,脱证则微细欲绝,或出现“七怪脉”,系真元衰败;若脉弦滑而按之无力,或节律不齐,或疾促无力,或迟缓无力者,乃宗气外泄,不能维系心脉之故,见于闭脱相兼证。
总之,闭脱相兼证是在闭证基础上,兼有局部的虚脱,如卫气、营气、宗气等外泄,或部分脏腑的虚衰,而未及全身性的真元衰败,阴阳外脱的中间状态,既非纯虚,亦非纯实,而是虚实夹杂,闭脱并存。
二、分型论治
1、阳闭兼脱:既有阳闭的一般表现,又有以上诊断要点的1至2条以上的变化。治以养阴清热,益气固脱,佐以化痰开窍。方用地*饮子去桂附姜、巴戟等,药用:山萸肉、生地、石斛、麦冬、五味、菖蒲、远志、薄荷、人参、甘草、大枣等。如见呕血、黑便为营气外脱,则用独参汤加犀角地*汤化裁(舌红绛者),或独参汤加三*泻心汤(舌红苔*厚者)。内闭外脱者,用生脉散合增液汤加龙牡、大*、羚角、郁金等。下闭上脱者,用新加*龙汤加五味子。上闭下脱者,用自拟连参龙牡汤(川连、*芩、栀子、竹茹、菖蒲、郁金、连翘、甘草、龙牡、莲子、人参、五味子)。
2、阴闭兼脱:既有阴闭的一般表现,又有以上诊断要点的1至2条以上变化。单纯的阴邪实闭少见,而每兼阳气亏虚。治以豁痰开窍,温阳固脱。实多虚少者,用涤痰汤加附子;虚多实少者,用地*饮子。若见呕血黑便,用*土汤加红参等。内闭外脱者,以涤痰汤合参附龙牡汤化裁。下闭上脱者,拟全真一气汤加味,药用红参、麦冬、五味、白术、牛膝、附子、生地、大*、苁蓉、芝麻、当归等。上闭下脱者,用涤痰汤加附子、故纸、肉蔻、五味等。
3、瘀脱并见:表现为面暗或紫绀,气急不续;肢冷过肘膝,肤潮自汗,瞳神呆滞,或腹大肢肿,或便黑如柏油,舌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无力,治以活血化瘀,回阳固脱,方用急救回阳汤加减,药用:附子、红参、干姜、牛膝、赤芍、生地、茜草、丹参、桃红、白术、麦冬、五味、竹茹、甘草等。本证多见于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后脑梗塞,合并心衰肺水肿者,脑—胃肠综合征时亦可出现。
临床上尚有先闭后脱和先脱后闭之次序不同,还有虚多实少与实多虚少之正邪偏颇,用药之配伍与剂量须有所侧重,治法在心、须明辨斟酌。
验案举隅
*某某,男,57岁,干部,发现高血压2年多,猝然昏仆,右半身不遂1天为主诉入院于89年7月31日,伴呕吐3至4次,系胃内容物,大便不通,小便正常,口干而臭。查:T37.8℃,P68次/分,R20次/分,BP/mmHg,昏睡状态,面色潮红,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喉中痰鸣,心率68次/分,偶闻及早搏,颈部抵抗,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舌红苔*,脉弦缓。西医诊断脑溢血,中医辨证为阳闭,给予羚角钩藤汤加大*(后入)15克,芒硝(兑)、地龙各10克,牛膝20克,石决明30克。日一剂。8月4日上午,病情如故,大便仍不通,行清洁灌肠,灌肠后头面汗出,肤潮,下午出现轻微抽搐,瞳孔左侧3mm,右侧2mm,病情加重,仍予原方案加安宫牛*丸或牛*清心丸日2粒。8月6日始出现频繁呃逆,治亦如上法。至8月12日上午仍昏睡状态大便一周不通,给予开塞露通便,便出二次,稀溏量多,周身微汗,夜间出现气促紫绀,心电监护仪示:心率54-68次/分,频发早搏,呈二联律,BP/74mmHg,舌淡嫩苔薄,脉结代,证属痰热内闭,兼宗气卫气外脱,邪少虚多之象,治以益气养阴固脱,佐以化痰开窍,拟地*饮子化裁:生地、石斛、山萸肉、麦冬、明*参、茯苓各15克,炙甘草10克,朱菖蒲、远志各5克,五味子3克,日一剂,8月14日,神清,BP/mmHg,心律较齐,呼吸平稳,病情好转,化险为夷。
按:本例初起即有宗气不足,而见心律不齐,一派阳闭之象,然脉却不滑数而缓,大剂驱邪攻下之品,又使中气伤于中,故屡下而大便不通,强行通便,致卫气脱于外,故汗出,真阴耗于下,则手足瘛疭,瞳孔不等大,中气虚衰而呃逆。此后又加开窍之药,俾正气益耗,并再次强行通便,致正气愈泄而宗气愈脱,故见汗出及呼吸与心脉变化。方用生脉散加萸肉补敛宗气,参苓草补脾胃,麦地萸肉石斛益肺肾,俾先后天生生不息,化源不竭,佐以菖蒲、远志豁痰开窍,虚实兼顾,闭脱同治,药中肯綮,故收捷效。
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随着闭脱中间状态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相信今后将会有更深刻的辨证论治规律阐明。
方剂选用
学生:在临床上对于中风病的常见方剂应该如何鉴别选用呢?
阮师:对于中风病的诊治,临床上有许多常用方剂诸如:安宫牛*丸、紫雪丹、至宝丹、镇肝熄风汤、涤痰汤、牵正散、补阳还五汤等等。
安宫牛*丸、紫雪丹、至宝丹是“凉开三宝”,目前临床上都有丸剂,使用也很方便,对各自所主病症热重、风动、痰湿热闭等,当予鉴别选用。1、对于邪热内闭心包所致,表现为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者,可选用安宫牛*丸清热解*,开窍醒神。相对于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丸最常使用;现代常用本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昏迷、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引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包者。
2、在表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基础上,如热盛动风表现为惊厥抽搐,可选用紫雪丹加减,以清热解*,豁痰开窍,加上熄风止痉。
3、在临床上因痰热内闭心包表现为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垢腻,脉滑数者,可选用至宝丹化浊开窍,清热解*。
4、对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内动,挟痰火上逆,闭阻心窍所致,证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牙闭,半身不遂,面赤唇红,肌肤灼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质红,苔*腻,脉弦滑而数。可选用羚羊角汤加减,以辛凉开窍,平肝熄风、清热化痰。
5、对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蝸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脉弦长有力;属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本方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疾病的治疗。
6、证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牙闭,肢体瘫痪,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肤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此因恣嗜肥甘,脾失健运,致痰浊素盛,肝风挟痰,上蒙清窍所致。本证多见于肥胖之人,可选用涤痰汤加减,以辛温开窍,豁痰醒神。年事已高,舌质淡嫩,脉沉无力者,乃下元虚衰,痰浊上泛,当予地*饮子,以滋肾振元,化痰通窍。
7、证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瘫痪,舌淡,脉微欲绝。此乃阳气欲脱或真阴虚竭,阴阳衰微,神无所依,心神耗散所致。急以参附汤合生脉散浓煎频频灌之,以益气回阳,扶正固脱。并灸关元、百会、附子饼贴涌泉等回阳救逆。慎不可与服至宝、苏合香丸,否则不救。
8、对于中风后遗症期以半身不遂为主,属于气虚血瘀证者,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补其元气,调整气血平衡,而达到解除偏瘫目的;属于风痰阻络者,可予牵正散加味,祛风化痰通络。
此外,要积极运用针灸治疗。
学生:谢谢老师的指导。
闽山学派
文稿:王雅仙
编辑:方艺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