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家长们一定要知道 [复制链接]

1#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大力宣传预防接种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动员全民参与,营造社会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的氛围,我省决定于年4月25日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在开展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新冠疫情形势,防控工作仍不可松懈大意。因此,接种新冠病*疫苗,快速建立免疫屏障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目前,我省正在快速有序的开展18岁以上人群新冠病*疫苗接种工作,本着“应接尽接、应早尽早”的原则,鼓励群众正确认识、踊跃接种,同时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理解,加强科普知识传播,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预防接种对预防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民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约万人。年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后,全国因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乙肝病*感染者多万人。我省自年全面实施免疫规划,通过预防接种这一重要手段,先后实现了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位、以乡为单位,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由实施预防接种前历史最高的26.36/10万,到年已实现了无脊灰状态;白喉自年以来无病例报告;新生儿破伤风自年以来无病例报告;乙脑自年以来无本省报告病例;麻疹、流脑、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我省为公众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共有11种,预防12种传染病,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和甲肝减*活疫苗。在我省各级卫生健康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人员的努力下,我省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达95%以上,为保障全省人民群众健康,阻断疫苗针对传染病的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特别指出,“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国民健康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强化慢性病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是未来的建设方向。积极接种新冠病*疫苗,落实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巩固拓展我省疫情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健康基础。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附件: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2、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危害

3、预防接种常见知识问答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预防接种常见知识问答

1、问:什么是疫苗?

答:是指为了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2、问:什么是免疫规划疫苗?

答:是指居民应当按照*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3、问:什么是非免疫规划疫苗?

答: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4、问:什么叫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

答:是指依法取得疫苗药品注册证书和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5、问:什么是免疫规划?

答: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

6、问:国家实行怎样的免疫规划制度?

答: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县级以上人民*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7、问:我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有哪些?

答:目前我省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活疫苗、乙脑减*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

8、问:什么是常规接种?

答:是指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疫苗使用说明书,在相对固定的接种服务周期时间内,为接种对象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

9、问:什么是群体性预防接种?

答: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威胁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的预防接种活动。补充免疫(原称为“强化免疫”)是一种较常采用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形式。

10、问:什么是应急接种?

答:在传染病疫情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传染病疫情蔓延,对目标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11、问: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答: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的伤害。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12、问: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答: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13、问:不同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如选择不同时接种,应优先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14、问:不同疫苗未同时接种需要间隔多长时间?

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和口服减*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疫苗(包括减*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受限制。

15、问: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答: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有≤6周岁的孩子迁入其他市(地区)、县(区),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15、问: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哪种更好?

答: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一定水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不良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进口的疫苗与国产的疫苗相比,研发经费投入较高,加上关税、运费及营销成本等因素,价格与国产疫苗就有了一定的差距。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自费接种进口疫苗,但如果考虑性价比,选择国产疫苗也不错,不要陷入价格越高就越好的误区。

17、问:为何卡介苗要在出生时接种?

答: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的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

18、问: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答:我国大多数乙肝病*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则易成为乙肝病*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19、问: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成后,是否还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答: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均不主张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成并免疫成功者再进行加强免疫。这是因为:乙肝疫苗初免成功后,免疫持久性较好,根据国内观察,接种疫苗后15年保护率仍高达88.6%。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成功者在自然接触乙肝病*(HBV)后,记忆性B淋巴细胞受到乙肝病*(HBV)攻击后,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已证明即使在低抗体或无抗体的免疫者中,5年以后体液免疫记忆反应仍然存在。有细胞免疫存在,有人观察证实接种乙肝疫苗除有体液免疫回忆反应外,同样存在特异细胞免疫记忆。在乙肝疫苗的保护下,无需加强免疫,儿童可以安全度过HBV感染的高风险期(1~3岁),再加上免疫屏障的作用,免疫儿童感染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对高危人群(如血透析病人、医务人员等)应每6~12个月进行抗体检测,当抗-HBs<10mIU/ml,可进行加强接种。

20、问: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能有抗体?可以保护多久?

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乙型肝炎病*)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乙型肝炎疫苗的有效成分是HBsAg(乙肝表面抗原),诱导人体主动产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而发挥作用。接种第1针疫苗后,多数抗-HBs仍为阴性或低于检测值下限;接种第2针后1周左右,抗-HBs才转为阳性,即开始接种后35-40天对HBV有免疫力;接种第3针可使抗-HBs水平明显升高,延长保护年限。新生儿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高达95%-%,保护期可达22年以上。人体主动产生抗-HBs后,具有免疫记忆,即使抗-HBs转阴,再次接触HBV,机体也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抗-HBs,因此,非高危人群无需加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21、问: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答:对于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二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22、问:乙肝病*(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答:虽然乙肝病*感染的孕妇乳汁中可检出HBsAg和HBV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允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传给婴幼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s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

23、问:医务人员等意外暴露乙肝病*者应如何处理?

答:(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用0.9%NaCl溶液冲洗,然后用消*液处理。(2)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3-6个月后复查。(3)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

24、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答: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25、问: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26、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有哪些

答:包括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27、问: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问题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28、问:为什么有些受种者接种疫苗后会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炎症?

答:红肿是炎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预防接种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机体对各种具有损伤刺激物的应答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接种疫苗时,多采用注射方法,其本身就能刺激人体造成轻微的创伤而引起炎症;同时,疫苗本身是一种异物,且有一定的*性,疫苗的酸碱度、渗透压,以及所含的防腐剂,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另外,接种活疫苗实质上是引发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除能引起与该微生物*力相似的轻度感染过程外,也可伴有炎症反应。

从免疫学角度看,炎症反应是由于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细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或激活血浆或组织液中的炎症介质所致。接种疫苗引起的炎症固然可能会对受种者造成损害,但它也有利于血液中的补体、抗体等渗出,加强防御作用。

29、问: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答: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30、问:有新生儿*疸的儿童能不能接种疫苗?

答:*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有生理性*疸和病理性*疸2种。

生理性*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3天,先见于面部和颈部,然后遍及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轻度*染,巩膜发*,但手心、足底不*,血胆红素<12mg/L,在出生后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多在生后7~10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生理性*疸儿童,除*疸外,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可以接种各种疫苗。

病理性*疸又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疸、遗传疾病、药物性*疸)。如果新生儿*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疸:24小时内出现*疸;*疸程度深,进展快,在1天内超过6mg/dL;血胆红素>12mg/L;*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病理性*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也不能接种疫苗。

31、问:过敏体质能不能接种疫苗?

答:所谓“过敏体质”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过敏反应有轻有重,真正因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罕见。相对于不接种的患病风险,接种的获益更大。所谓“过敏体质”者接种后可加强观察,如果有过敏表现,可以及时对症治疗,一般不会对健康有影响(也不影响接种效果)。如对已知疫苗成分严重过敏或既往因接种疫苗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及其他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的,禁忌继续接种同种疫苗。

32、问:目前哪些常见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

答:生理性和母乳性*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巨细胞病*和风疹病*)等。

33、问:新冠病*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答:有必要。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

34、问:新冠病*疫苗在人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而免疫记忆也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5、问:目前,我国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新冠病*疫苗有几种?

答: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有3个灭活疫苗和1个腺病*载体疫苗;此外,还有1个重组新冠病*疫苗(CHO细胞)获批紧急使用。

36、问:获批的新冠病*疫苗生产企业有哪些?

答:附条件批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灭活疫苗产品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

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腺病*载体疫苗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

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为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

37、问:现阶段,新冠病*疫苗适用对象是指哪些人群?

答:我国新冠病*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

38、问:目前,我国获批使用的新冠病*疫苗分别需要接种几剂次?间隔多久?

答:目前,新冠病*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腺病*载体疫苗需要接种1剂。

重组亚单位疫苗需要接种3剂;首剂和第2剂的间隔、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建议要在4周及以上。第2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6个月内完成。

39、问:新冠病*疫苗去哪儿打?

答:新冠病*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进行。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医院。如果接种涉及到一些重点对象比较集中的部门或企业,当地也会根据情况设立一些临时接种单位。

辖区卫生健康行*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会按要求公布可以进行新冠病*疫苗接种的接种单位,包括地点、服务时间,请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